用科技为海洋造 “家”:思锐增材联合微观万象助力人造珊瑚礁守护蓝色星球
当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持续攀升,当污染与过度捕捞让珊瑚礁加速退化,我们正在失去海洋生态系统的 “热带雨林”—— 珊瑚礁。这些由珊瑚虫骨骼历经数万年形成的结构,不仅是数万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,更是抵御海啸、净化水体的 “天然屏障”,支撑着全球 10 亿人的食物与经济来源。

多孔结构为珊瑚虫、鱼类、无脊椎动物提供附着与藏身之处,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;



像天然珊瑚礁一样快速循环营养物质,维持海洋生态平衡,甚至逐步提升周边海域生产力。


要让人造珊瑚礁真正 “活” 起来,材质是关键。由深圳市微观万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方案中,采用 “陶瓷组块 + 钛合金连接件” 的黄金组合,兼顾生态友好性与结构稳定性
珊瑚礁组块选用特制陶瓷材质,通过精准配方加入造孔剂,经高温烧结后形成多孔结构。如微观万象设计的杆体表面,就有弥散分布的半球坑形孔洞,完美模拟天然珊瑚的表面形貌,为珊瑚虫、藻类等提供绝佳的附着点。同时,陶瓷材质在海水中稳定无害,且硬度与耐用性足以抵御海流与风暴,堪称海洋生物的 “安全屋”。

组块之间的连接,离不开高强度、耐腐蚀的钛合金。微观万象设计的连接块等构件,通过精准的尺寸参数实现紧密咬合,而思锐增材的钛材料,作为海洋工程的 “明星材料”,钛合金能在盐雾、高压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,确保人造珊瑚礁模块的牢固组装。而思锐增材的钛材料,更让这份 “坚固” 兼具低成本与高环保性。

人造珊瑚礁的构型灵活性,是精准修复海洋生态的关键。思锐增材联合微观万象,推出立方体、三角形、纵向长等多元构型方案:

立方体构型,以 162 个杆体、27 个集合块、186 个连接件,构建规整稳定的生态空间;三角形构型用 108 杆体、18 集合块、138 连接件,适配复杂地形;纵向长构型则以 546 杆体、91 集合块、约 750 连接件,延伸垂直生态层。

不同构型按需组合,适配珊瑚礁退化区、海岸防护带等多样场景。思锐增材用高性能钛材保障连接强度,微观万象以精准设计优化构件适配性,让每一片海域都能获得专属 “生态拼图”,为海洋修复注入定制化力量 。


作为低成本高性能再生钛粉领域的先行者,思锐增材联合微观万象,为人造珊瑚礁项目提供 “又好又省” 的全链条解决方案,让科技守护海洋不再高不可攀:
-
再生钛粉:环保与成本的双赢
依托思锐增材独创的冷整形再生制粉技术,将钛加工废料转化为高价值 3D 打印原料,材料回收率达 90%-95%,大幅降低钛粉成本。这意味着,钛合金连接件的成本降低80%,为微观万象设计的模组化珊瑚礁大规模量产扫清成本障碍。 -
高性能钛材:海洋环境的 “耐用担当” 思锐增材的 SR-T1 高强纯钛粉末,打印态抗拉强度可达 850MPa,断裂延伸率 18%-25%,远超普通纯钛;TC4 再生粉末更是能实现 1300MPa 的打印态强度,且耐腐蚀性优异 —— 无论是连接微观万象设计的单个组块,还是支撑大规模模组化 reef,都能轻松应对。 -
全流程服务:从设计到落地的 “一站式护航”
微观万象负责模组化设计,完成杆体、集合块(XYZ 三向轴对称、全结构中心对称)、连接块等构件的三维模型与参数论证;思锐增材则配套从 3D 打印模具、钛合金连接件制造到量产方案的全流程服务。结合低成本 SLM 设备与简化后处理工艺,整体制造成本降低近 30%,周期缩短 20%,让人造珊瑚礁项目更快从实验室走向海底。
思锐增材 × 微观万象,
与你一起,让蓝色星球可持续。
让鱼儿更快乐
让世界更幸福